萬物萌動的季節(jié),校園活動也變得豐富多彩。市北區(qū)很多中小學校圍繞著“美育”這一主題陸續(xù)舉辦特色活動,包括社團活動、藝術進校園、社會實踐活動等等。
在上海路小學,陸續(xù)開設的藝術社團深受學生歡迎。其中最有特色的要屬中阮社團,學校專門聘請了專業(yè)老師,讓這種造型美觀、音色淳厚圓潤的古典樂器逐漸走進了孩子心里。中阮是一門比較易學,容易入門的中國民族傳統(tǒng)樂器, 通過這門樂器可以激發(fā)孩子們的音樂興趣,及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喜愛,讓孩子們在學校里更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小學生劉欣悅說:“我從小就比較喜歡音樂,在課外也有學音樂的特長班,比較好奇阮是個什么樂器,就報名了中阮課,覺得還可以,學了一段時間后,自己看著譜子就能彈了,非常開心非常有成就感。”
現(xiàn)在,在校生的學習壓力都不小,而藝術可以幫助學生們紓解心情、緩解壓力。當然,美育教育涵蓋的內容不僅僅只有音樂而已,美術、詩歌,甚至武術、耕種,都能讓孩子愉悅身心、找到自信。而目前,許多中小學都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嘗試。
北仲路第一小學組織學生自己設計模型零件,通過3D打印機完成作品,如筆筒、收納盒等。這些雖然看起來不如購買的成品精致,但“創(chuàng)客+勞動”的教育活動培養(yǎng)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。
延安二路小學以提升勞動技能為目標,分年級開展勞動大比拼活動,通過競賽形式培養(yǎng)學生學會系鞋帶、包書皮、快速整理書包等一個個勞動技能,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,體會勞動帶來的充實感和幸福感,養(yǎng)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,讓“勞動最光榮”的思想意識扎根在每個延二學子的心中。
在青島櫸園學校的特色農場里,孩子們正在進行種植活動。在老師帶領下,大家學著翻土、播種、填土、澆水,然后種下土豆、蘿卜、西紅柿等種子。據(jù)了解,這項活動將貫穿全年,讓孩子充分體驗耕種的辛勞和快樂。
學生郭思妤說:“種植物的時候,我心里一直在想,也許明天就會長出來。”櫸園學校教師曹琛說:“我們落實‘樹德、增智、強體、育美’的綜合育人價值,逐步培養(yǎng)學生形成熱愛勞動、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,在這個過程中去豐盈孩子的精神,讓他們心懷感恩、懂得珍惜。”(通訊員:徐海濱)
電話:18810161790
郵件:1165326779@qq.com